关键词:山西 民协

山西位于黄河中游 , 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,民间文学艺术的宝藏十分丰富。在民间文学方面,有佛教类的神话,名胜古迹的传说,古代帝王将相的史迹,文人学士的逸闻;有寓言,有笑话,有歌谣,千百年来人们代代相传,延续至今。在民间艺术方面,民歌小调、民舞、秧歌、小戏遍及全省各县;三弦书、鼓书风靡东西山乡;版画、剪纸、面塑在三晋东西南北久传不衰。这些都是山西民间文化的珍品,是我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绚丽多姿的民间文艺,他们经过了千百年的传承,现在已经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山西的民间文艺最早可追溯到有人类活动的史前时期,从那时起,民间文化就生生不息地繁衍下来,但真正将民间文艺作为一种群众艺术来抓,还要从改革开放后,成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山西分会谈起。
1980 年 1 月,经中共山西省委发文批准,正式成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山西分会。
1980 年 4 月 8 日 ,来自全省各地的民间文艺界的代表们欢聚一堂 , 举行第一次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山西分会成立大会。山西省民间文艺工作者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省城并州饭店隆重开幕,这是我省民间文艺工作者的一次空前盛会,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全省各地、市以及省直单位的代表。在这次代表大会上,选举产生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山西分会的领导机构:郝汀当选为主席,高鲁、郑笃、禹明、刘琦(驻会)当选为副主席。
省民研会成立之初,可以说是创业艰难坎坷多。怎样才能摆脱困境、开创局面?新成立的民研领导认为一定要首先办一个刊物,在当时资金极为紧张、办公条件极其恶劣的条件下,靠着老一辈文艺家们的支持、帮助和指导,靠着工作人员们不辞辛苦,从零开始,创办了《山西民间文学》,开拓出了崭新的局面。编辑们把质量和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,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读者,努力追求朴实清新、雅俗共赏的特色和浓郁的“民间味”,使我们的刊物最终赢得读者、创出声誉、并且经久不衰。 [1] [2] 下一页
责任编辑:百合
|